乡村振兴 | 上海壹棵松公益基金会2025年年中合作伙伴大会(乡村)在线上云端顺利举行
时间:2025-07-29 关键词:公益基金 浏览量:124

7月28日,上海壹棵松公益基金会2025年年中合作伙伴大会(乡村)在线上云端举行。来自云南、重庆、新疆、甘肃、江苏、海南等5省1市的多家执行机构代表通过云端凝心聚力,分享上半年项目成果与助老服务经验。


会议伊始,为期 20 分钟的交流介绍环节中,14 家执行机构代表依次发言,在伙伴间展开互动交流。各地区执行机构简要介绍了项目背景后,均表示与壹棵松合作以来,项目推进平稳有序,为当地受益老人带来了切实帮助,有效提升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多元创新・文化赋能

“暖爱行动”乡村助老实践分享

主题活动策划与执行


云南省泸水市康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详细介绍了在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助老实践探索,让老人从活动参与者转变为共创者,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增强了社区融入感。海南省屯昌县六一社会工作服务社针对当地老人需求,结合当地特色开展服务。项目团队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组织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让老人在活动中获得乐趣与归属感。

入户拜访经验与感悟


云南省镇雄蓝豹应急救援中心分享了“记忆盒子”项目的创新实践。项目组通过入户走访,收集老人的老照片、手工艺品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制作成专属“记忆盒子”,帮助老人重拾自我价值感。

高能老人挖掘与拍摄


北京传益千里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发展中心与云南省鲁甸县砚池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进行了经验交流,两家机构聚焦 “如何让高能老人的生命价值被看见、被传承” 这一核心,详细分享了在挖掘过程中如何建立信任联结、如何引导老人梳理人生故事,以及在拍摄 “人生长河” 影像时如何捕捉真实情感与时代印记。

专业赋能・科学引领

华东师范大学评估组解析服务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评估组对项目进行了前测评估回顾。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晨熹表示:各地开展的服务非常多元化,从不同角度回应了老年人需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模式。黄教授特别肯定了各项目伙伴的在地实践,期待未来项目能在服务深度、专业度上继续突破,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养老服务提供更多创新实践。


随后,壹棵松秘书处各端口对上半年核心工作进行了回顾,包括项目执行情况总结、宣传工作成果与亮点回顾以及财务运营情况通报。会上,基金会还发布了“六边形战士评估模型”,为项目评估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和标准。

展望未来,壹棵松将进一步深化与各执行伙伴的协同合作,聚焦易地搬迁老人、留守失能老人的精神需求,持续深耕乡村一线,共同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助老实践注入持久动能,让每一份温暖力量都能在乡土间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分享到:
返回列表页
导航 公益 公开 电话